于右任與林散之皆被尊稱為「當代草聖」,誰才是真正的當代草聖?上期聊了于右任的草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上一期,今天我們來聊——林散之。
林散之書法風格的獨樹一幟,離不開他對多元養分的吸收。早年師從國畫大師黃賓虹,在書畫同源的理念中擁有了獨特的藝術審美;進入草書領域後,以王羲之為宗,汲取其筆法中的平和典雅與氣韻流動,又兼學懷素的奔放灑脫、王鐸的跌宕連綿,在對諸家之長的消化融合裏,搭建起屬於自己的草書藝術框架。
為讓這份藝術構想落地,他在工具與技法上大膽突破,用長鋒羊毫筆與宿墨,將繪畫中的墨法融入書法創作。在他的筆下,線條瘦勁圓澀,墨色枯濕濃淡為筆底增添層次,時而濃墨重彩,時而飛白盡顯,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韻味。
于右任的草書,筆力雄渾,氣勢磅礴,展現出豪邁壯闊之姿;林散之的草書,則靈動飄逸,意境悠遠,如潺潺的溪流,盡顯空靈之美。其實不必糾結於誰才是「真正的當代草聖」,于右任的雄渾氣魄與林散之的空靈意境,本就是草書中兩種極致的精彩。
對我們而言,褪去「比較」的執念,用心將這份對藝術的赤誠與堅守傳承下去,才是對兩位大師最好的致敬,也是他們留給後世最珍貴的期許。
今兒的茶喝完了,下回泡新的,再陪您聊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