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筆墨,卻得筆意?德國畫家漢斯・哈同從未學過書法,作品裏卻流淌著毛筆的呼吸感,墨色濃淡如「屋漏痕」,線條枯潤如「錐畫沙」。這種奇妙的共鳴,藏著東西方藝術的審美遇合。
漢斯・哈同認為線條的意義在於藝術與自然力量的關系,他用噴槍與畫筆釋放自由,與書法「力透紙背」的追求異曲同工。他「保留即興痕跡」的堅持,像書法「筆斷意連」的靈動。但他的狂放源於西方存在主義的靈感,畫法的頓挫則浸透著「天人合一」的克製,一為突破束縛,一為回歸秩序,碰撞出了獨特的張力。
在漢斯・哈同的線條下,讓我們理解,藝術的真諦不在技法的模仿,而是探索東西方藝術在精神層面的共通追求,也是對生命本真的追求,這種跨越文化的遇合,也為當代藝術提供了啟示。
今兒的茶喝完了,下回泡新的,再陪您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