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被視為「瘋子」的後印象派畫家,一個是明代被斥「狂癲」的潑墨狂才徐渭,有人說這兩位東西方「瘋癲」天才的相似,不過是牽強附會!
當梵高旋轉的星空,撞上徐渭淋漓的墨痕,兩個被世俗誤解的靈魂,在狂放的筆觸中跨越時空,悄然共鳴。凝視《星夜》裏扭曲的星雲、《向日葵》中「燃燒」的花瓣,梵高用躁動的短線,將內心的痛苦與激情落筆為視覺的吶喊。再看徐渭《墨葡萄圖》,狂放的潑墨與飛白交織,筆墨看似狂縱不羈,全無寫實工整的拘囿,卻在看似失控的筆觸裏,翻湧著懷才不遇的憤懣與孤高。
他們用筆墨撕裂現實表象,將靈魂深處的震顫凝固於畫布與紙本。可生前,梵高被當作精神錯亂者,徐渭屢遭貶斥,畫作更被斥為「狂怪」,只因他們的藝術早已沖破時代理解的樊籠。正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所講,「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而究竟是天才,還是瘋子,不過是大眾認知的刻度罷了。
這些曾被斥為「瘋癲」的筆觸,最終都被藝術史永恒銘記。真正的藝術,從來都是孤獨靈魂寫給世界的預言,唯有時間能讀懂其中的偉大。
今兒的茶喝完了,下回泡新的,再陪您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