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林松將對藝術史的敬畏,悉數傾注于“以靜觀之”展覽中,近 60 位中國現當代藝術家的水墨、油畫等作品中,競然落下了陳丹青!現補上一圖爲他了卻愦憾!

靜物看似平凡,卻是藝術永恒的課題,此次展覽不僅勾勒出美術史脈絡,更展現了老一輩藝術家爲靜物注入生命的虔誠。

關良《月季花瓶圖》在油畫的筆觸與墨色的碰撞間,花勢灼灼與窗外綠意共燃生活熱忱;尚揚第一張作業裏,珍貴的魚幹、雞蛋,那是匮乏年代裏,藝術家對生活的回禮。周思聰晚年水墨以更自由的形態回歸中國文人精神內核。李津用煙火氣的靜物擁抱人間百態。吳冠中用速寫水彩,在斑斓色塊下暈染的空間,留存時光裏的片段。

在視頻刷屏的時代,感官刺激泛濫,靜觀的靜物美學更加珍貴。這些作品裏,靜物是“不在場”的在場者,它們留住時光,讓我們暫別宏大的敘事,觸摸到生活的本質,邂逅藝術靈魂的契機。

“靜物”的議題可以成爲認知藝術與生活的視角,“以靜觀之”是一場值得細品的展,原定到月底的展期被我強烈要求延至7月15日,大家不妨借此契機,在靜物的方寸間讀懂中國現當代藝術對生命的诠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