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證著當下收藏市場新舊轉換,傳統收藏品類的價值內核來自歷史沈澱的工藝美學,但市場早從單純追逐「老物件」轉向「古法新生」。像龍泉青瓷,非遺傳承人融合古法與現代審美,其復燒作品甚至超越古代水準,「新」藝術品規避了古董市場的法律風險與真偽爭議,成了高凈值藏家資產配置的新選項。
當代藝術市場呈周期波動,中國當代藝術每10到15年為一輪。2024年進入盤整期,經濟低迷反而是布局時機。年輕藝術家作品價格尚處價值窪地,學術價值待挖掘,從畫廊、拍賣會、美術館多渠道實現長線價值。成熟藏家強調「看、跟、聽、學、進」五步法則,更是深度參與藝術生態。
西方百年收藏世家的經驗證明,以藝術滋養家族審美基因,實現文化資本與財富的代際傳承。藝術市場的潮汐從未停歇,但傳統與當代並非割裂對立,匠人復興古法為當代創作註入養分,年輕藝術家也從傳統中汲取靈感,形成雙向滋養,真正的好東西都會在時間中沈澱。收藏的本質不僅是眼力的比拼,而更是定力的考驗,唯有穿越周期迷霧,方能見證時間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