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洪祿,中國古董家具界的傳奇人物。二十多年前,每次去香港出差或旅遊,必去看看黑先生。一是爲得到心儀的古董文玩黃花梨小件,二是爲了品嘗他親手做的牛肉面,黑先生做的咖哩角也是回味無窮,讓人念念不忘。
他那些堆積滿牆的黃花梨筆筒、官皮箱以及各種尺寸的盒子,讓人目不暇接。更別提同料取材成對的黃花梨圓角書櫃,也是俗稱的“面條櫃”這類珍貴的古董家具,置身在這些老物件旁,聽他用老北京腔講古玩行的故事,比器物本身更讓人著迷。
他這份對生活與器物的熱愛,也延伸到他的古董商身份裏。黑洪祿以毒辣的眼光與深厚的積澱,成了行業內公認的“懂行大家”。他經手的黃花梨家具,既藏著明式“以簡爲尊”的美學精髓,又處處見得精湛的工藝。
夾頭榫獨板面鳳首螭龍紋翹頭案,寬材獨板,紋理均勻細膩,像塊玉石般渾然天成,牙頭鳳紋、側板螭龍透雕,拙樸中又透著明風的雅致,非常難得;
若說大翹頭案是端莊,那黃花梨小翹頭案則更顯精巧,獨板案面的紋理清麗,兩端翹頭飛角圓潤婉轉,側面擋板透雕多樣的如意雲紋,似能漾出玲珑仙氣;
再看成對的南官帽椅,靠背雕飾交尾雙螭、聯幫棍是別致的近C形,腿足外圓裏方,圓材搭配壼門牙板卷草紋,把敦厚與靈動揉得恰到好處;
而成對的燈挂椅更見匠心,搭腦過渡自然,後腿一木連作呈反 C 形,座屜落堂鑲素板的做法格外少見,牙板卷草浮雕襯得整體既樸拙又典雅。每一件都堪稱明式家具工藝與美學的範本。
這些藏品背後,是他深耕多年的專業積澱,爲學術研究與文化傳承搭橋,讓“木理雄渾、線條簡素”的家具之美,從藏室走向更廣闊的視野。也願這位在器物與煙火間傳遞美的長者,健康長壽,繼續爲古典家具文化添續溫暖篇章。
今兒的茶喝完了,下回泡新的,再陪您聊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