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家園林的設計思路,畫進了女人的背影裏?山西常家莊園的後代常天鹄,在《羞花》系列中把女性背部變成了“文化畫布”,他按東方造園“藏景”的智慧,不畫臉,專注背的線條與光影,暗合禅宗“殘缺即圓滿”。
又用西方藝術,借背部“自我不可見,卻被凝視”的特性指出畫中女性是被動客體,還是借背影主動掌控被觀看的方式,進行的自我表達?
在技法融合上,他讓油畫筆觸的寫實肌理有了皮膚質感,與園林意境的寫意留白碰撞,更精妙的是,用肩胛骨的弧度模擬拱門、光影明暗呼應假山陰陽。這不僅讓傳統園林美學在人體藝術中獲得新生,更讓身體成爲東西方文化對話的載體。
東西方藝術的結合,不必生硬拼湊,抓住東方的意境,西方的思辨,一個背影,也能成爲溝通東西方美學的橋梁,生出獨特的力量。
今兒的茶喝完了,下回泡新的,在陪您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