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木质的依赖与亲近,或许缘于木头本身。

湿润木材元素,低调而精致。其清新、质朴、舒适的天然属性,让人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天然自由的花纹总是能包容其他材质,将其与玻璃、金属、大理石等加以组合设计,在暖与冷之间获得平衡,更具亲和力,且更添几分艺术美感。

从此可知,木在中国古代人们的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农之本,为栖息之所。中华的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技艺。在中国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濮澄、朱缨、王叔远、江春波、孔谋等这批著名的木雕大师都是在那个时期出现的。

木雕在中国文人的熏陶下,渐渐脱离了实用性木工的领域,成为文人艺术家抒发情感,挥洒灵感的一种艺术创作材料,从而发展出独特而又复杂,令人惊叹的木雕技艺。然而由于清末民初的历史原因,当时国力衰退,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导致木雕艺术发展萎缩。木雕艺术家逐渐沦为工匠糊口度日,木雕从艺术又回归到工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国家对民间工艺的保护,使得木雕又有了一个良好发展的空间。然而这仅仅只是对雕刻技艺的保护和复原,却难有更进一步成长。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机器有能力去完成更加精细的雕刻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手工木雕渐渐走到艺术文化的边缘。如今一件纸本水墨或是布面油画都能有上千万成交的同时,当代木雕却难以走进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中也同样难有好的表现。不稳定的市场定价和粗制滥造的机器仿制,是制约木雕艺术发展的其中主要因素。

对于探索三维立体造型和空间关系的当代雕塑、装置艺术领域,原本是可以给木雕艺术提供优质的生长土壤。眼下在当代艺术家群体中也兴起了对传统材质进行创新的风潮。综合材料,多媒体的结合成为了当下的主流创新。仿佛整个艺术圈给木雕写上了“工艺品”的标签打入冷宫。木雕无法成为当下的艺术,是很多人的心声。

然而有这样一位艺术家,好像没有注意到这些声音。

周宁,199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在校时候的他对新潮艺术充满了兴趣,不仅学会了油画,还尝试了水墨和盲文的结合,陶艺、石膏都有所涉猎。毕业后他成为了老师,迎来了第一批二十多位秉有天赋的“特殊”学生。这些学生既听不到声音,也无法交流,对于如何指导这些学生去学习艺术,周宁毫无头绪。思绪从彷徨到沉思,从幻想到现实,周宁决定了,与其去教这些学生“艺”,不如教他们“技”。也许将来这些学生能用这“技”去谋生。

于是,周宁放下了画笔,拿起了刻刀。这一拿,就是二十年。起初,选择木雕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木头是最容易获得的材料。如何让这些学生靠这“技”生存成为了他主要思考的方向。在三年的教学后,他将这些学生的作品集合中国美术馆做了毕业展,很成功,有6件作品被收藏。几年后,有学生的家长来抱怨孩子找不到工作。没有太多的思虑,1997年便建立了“真言”木雕工作室,把几位学生都招到了工作室中创作。

1999年,周宁辞去了教师一职,回到乡村。随后的博览会、美术馆、画廊、海外展览等无数次的展出,并没有给生活带来太多的改变,他依旧刻着木头。在指导聋人学生的时候,学生也在影响着周宁。刚开始他还在意着市场的反馈、外界的评价,渐渐的,他全都置于己后,仿佛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了。

“感受自然,与天地交流”这些仿佛只在小说中出现的词却真实的发生在周宁的身上。在乡村二十多年的雕刻生活对他而言如同眨眼一瞬。

学会了忍受孤独,学会了承受寂寞,在一个“无声”的空间里,在雕刻着木头的时候,同样在雕刻着周宁的内心。无所谓材质,无所谓风潮,周宁技艺中的一刻一画,都成为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