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夏天,北京多雨,我在一场大雨的间歇中踏入了刘山的住所,那是一个安静惬意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马尔蒂斯的哥哥的一副大型粉笔画,伴随着光线的引导,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艺术品的地方,墙角的西欧古典小雕像,来自东方与西方的老家具,以及陈丹青的油画和戈雅的版画充斥的整个空间。

刘山的收藏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那时他主要收藏瓷器家具,随后转入中国画收藏,同时也进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如今的兴趣点在于收藏摄影作品上。在收藏摄影之前,刘山曾经收藏过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刘晓东的作品,方力钧的作品,曾梵志的作品,陈丹青的作品等等。刘山曾经学过画,对艺术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情节,如今自己的女儿在美院学习版画,当我问起他与女儿为何学画时,刘山略显沉默,只是低声而又真诚的说出了“热爱”二字,虽然言语简单,却也道出了他对艺术的根本理解。和他们父女俩学画的目的一样,他的收藏也是从喜爱开始。就在2004年,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最为火热的时候,刘山手中的收藏名作已经价值连城,当时他对摄影作品正是喜爱至极,迫使他不得不卖掉心爱的画作,转向了摄影收藏。在04,05年时,他所收藏的名家画作已经价格十分可观,刘山也直言不讳的说自己是当代艺术收藏中的赢家,但当时自己真的没想到当代艺术的价格会如此之高,收藏当代艺术作品也是完全出于自己的热情,有了热爱才会收藏,即使有一天价格跌了,也不会为此苦恼,刘山向笔者介绍,曾经收藏了一张季大纯在《美术文献》封面上的作品,当时他的画市场价位大概在6千左右,但是由于是封面作品所以是1万。刘山也收藏了刘小东所创作的丙烯作品。在收藏中,刘山说他90%的作品都是出于热爱,藏下来是因为喜欢,在价格的背后还有很多艺术价值无法用价格衡量,谁知道摄影会不会是下一个价格高点?出于喜爱的收藏,是永远没有底价的。

刘山的收藏习惯与很多藏家不同,他说“我在艺术界有很一些朋友,所以才少走了一些弯路”,也正是因为他十分了解自己的这些艺术家朋友,所以才收藏了他们的作品,首先对于艺术家本人的了解,交到了这个朋友,才会读到他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每一副作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作品背后储存着很多与一个时代,一段记忆,艺术家独特的生活经历,情感历程等极为丰富的复合晶体,有了这样的朋友,自然会对刘山的艺术修为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在他的收藏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86年刘山刚刚迈入国画收藏的时候,有朋友认识娄师白先生,便去了娄师白先生的画室,便以6千块的价格买入一张作品,刘山说“在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看, 6千块完全可以收藏张大千或者是齐白石的作品,但是那时自己不懂,如果早一些认识这些做艺术的朋友,可能当时的投资比例会加大,从市场的角度看来也许不会选择娄师白先生的作品。”

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收藏摄影就是收藏世界,刘山此时正沉迷于建立他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家中的方厅里,刘山将自己近些年所收藏的摄影作品展示给了我们。他带着白手套挨张展示这些珍贵的藏品,短短数分钟,我就看到了包括荒木经惟、罗伯特·弗兰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杉本博司等摄影大师的名作。刘山不仅收藏摄影,自己也在进行着摄影的创作,在他的徕卡数码相机中,照片的模式始终是在“黑白”这一档上,他在欧洲工作时,也常常拍摄自己对于某些事物的局部认识的摄影作品,除了拍照,刘山还从世界各地的画廊收藏一些艺术作品,其中日本的画廊、意大利、法国的画廊居多,这是他的一个独特收藏渠道,他说“有一些优秀的,经典的作品比较难求,当我在国外工作时,如果发现了很好的作品,就会和这家画廊建立长期的联系,所以长期下来,也不会又假货,这样的渠道既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又可以收藏到很多优秀作品。”在国内的摄影画廊中,刘山也与三影堂和SEE+这样的专业摄影画廊有着不错的交情,谈话中他常常谈起国内有很多优秀的摄影家,只是很多藏家对于摄影的价值还没有认识到,整个的摄影收藏的体系还有待于建立。

刘山访谈:摄影收藏还没有达到价值顶点

雅昌摄影网:您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的?
刘山:实际上我从上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收藏,首先收藏的是瓷器,偏古玩。周末没事的时候就去转一些古玩市场,收藏过一些家具。中期对当代艺术的作品比较热衷,现在已经把大部分精力转向摄影作品的收藏。

雅昌摄影网:为什么选择摄影?转向后收藏了哪方面的摄影作品?
刘山:我很喜欢摄影,十几年前就开始学,也曾经和徐累老师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去拍照片。当时开始学摄影的时候,也得到了徐累、陈丹青等老师的指点,学习摄影的时候看到了很多经典作品,可以说对它们更有一种情结。另一点我当时看到当代艺术市场有点儿太火爆,从价位上看觉得已经快达到顶点了。所以就从当代艺术转向摄影,因为摄影在当时还是比较“偏门”的收藏类型。而且我也是收藏那些比较经典的原作,像罗伯特·弗兰克、杉本博司、荒木经惟的代表作,也有一些威廉·克莱因、比尔·布兰特、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经典作品。

雅昌摄影网:您收藏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吗?
刘山:我收藏的中国摄影师作品很少,第一张是谢海龙的代表作《大眼睛》,那张作品还是比较经典的,而且那时主要是自己非常喜欢。我收藏东西比较个人化,藏的东西完全是我喜欢的,不喜欢我也不会藏,无论是摄影、画、还是古董,在选择上完全以我为主导,不以市场价格为主导。

雅昌摄影网:您更看重作品的哪方面,名家、内容、制作工艺,还是其他要素?
刘山:我更看重内容。我的收藏品的来源比较稳定、比较固定,保真度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疑问。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我在收藏的时候,就会更加重视摄影本身和自己的关系。

雅昌摄影网:您也收藏当代油画的作品?据说您收藏了一些陈丹青的重要作品。
刘山:我收藏了陈丹青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那是陈丹青在美国期间出版的一本画册的封面,是一张静物。后来,我也收藏了陈丹青的自画像,他的唯一一张大幅油画自画像。2000年、2001年左右,我那时很喜欢陈丹青的素描作品,一直对他比较崇拜,经过了几次接触,清楚了他的为人,对他的作品更加深了了解。因此,当时去他工作室看画时,对一些画印象深刻,然后顺理成章地就收藏了。

雅昌摄影网:自画像是陈丹青比较稀有的作品,怎么舍得出售?
刘山:陈丹青认可我是他的忠实藏家,同时又是比较好的朋友,所以他的优秀作品放在我这儿,他也会开心。包括徐累的优秀作品,他们也乐于见到由我来收藏。

雅昌摄影网:你怎么看待影像作品的拍卖?
刘山:拍卖是一个市场化的运作,无论是拍卖公司,还是藏家、卖家,实际上围绕的一个宗旨就——市场化,只要能挣到钱就“OK”。如果外国经典摄影作品能让藏家挣到钱的话,很多人都会一拥而上。就跟当代艺术一样,有一些藏家其实并不喜欢,也并不了解自己收藏的画。

目前,除了类似辛迪·雪曼、安德烈·古斯基、哈里·卡拉汉这样的著名艺术家作品价格很高外,摄影作品的价位普遍还是比较冷静的。如果当时摄影作品的价格过高,超出我的经济范围,五年前我也收不起。这也正是我收藏摄影作品的第二个目的,也就是说从当时的市场来说,我还能承受得起摄影作品的价格。

雅昌摄影网:这种低价位会对当下摄影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刘山:从经典摄影作品方面来讲,有一些大师级的作品,我相信还有赖时间去改变人们的认知度。一是,有一些藏家对作品本身没有认知,或者持怀疑态度,觉得不好辨别真伪。因为很多国内藏家实际上给打怕了,怕买到假东西,所以对他们来说与其开拓新路不如墨守成规。但这实际上是在考验收藏的渠道。再者,认知度也需要历经时间的打磨。就像十四、五年前,谁也预测不出当代艺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是否能像四、五年前那样火爆,因此少有几个中国人选择收藏当代艺术。但是国外的藏家,包括基金会,实际上都在大批量地收藏,这就涉及了收藏的传承问题,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收藏传承体系。

雅昌摄影网:您怎么看待“收”与“藏”的关系?
刘山:如果仅从“收”的角度去看,很多人其实完全是跟着市场走的。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甚至也非常赞同,因为只有这样藏家才会越来越多,才能培养出更有实力的藏家,带动起包括古董、家具、当代艺术在内的整个收藏市场,对市场长远的发展益处良多。

而谈到“藏”,其实偏属于一种个人化的行为。比如,我有时会买一些经典摄影作品,而在买之前并不了解它的市场价值,仅是喜欢。就像我当初收藏当代艺术,也没有想到今天的市场会变得这么好。

雅昌摄影网:如果面对一名收藏新手,您会建议他从哪儿开始?
刘山:我会建议他先从自己家里缺什么开始。墙上缺一张画悬挂,就买一张画;屋里缺一件家具摆设,就买一件家具;屋里需要雕塑装点,就买一个雕塑;卫生间需要挂一张摄影作品,就买一张摄影;过道缺张素描,就买一张素描⋯⋯也就是说,不必过于拘囿于市场变化。其实,很多欧洲的古董店里,或是画廊里,会出售一些小油画,画得非常精美、非常好,也许并不是名家之作,但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刘小东收藏欧洲老油画,也收藏宋画。所以,收藏并不是“市场”和“钱”的问题。只是有些时候,收藏能为我们在不经意间获得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