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书与画之间
2016年的6月,WITHOUTARTGALERIE在其开幕之际,本着跨文化的艺术宗旨,推出了欧洲与东亚艺术家联展,参展艺术家为:陈丹青(中国)、汉斯•哈同(法国)和水谷瑠美(日本)。
他们作品的共通之处在于向观众展示了 “书画”或“画书”的三种不同方式。在这里,每一位国际化的艺术家都有各自的艺术经历,但他们都在“画书”(pictographie,源自拉丁语pingere[画]和希腊语graphein[写])中探索着文字与绘画的相互渗透。
罗兰•巴特曾在他1982年的著作《显义与晦义》(L’obvie et l’obtus)中写道:“实际上,我们之所以拒绝表意文字,是因力我们不停地试图在我们的西方以言语的影响来代替动作的影响;出于属于一种真正重要的历史的原因,我们有必要科学地相信、坚持和肯定,书写只不过是对于分节式发音的言语活动的‘誉写’,它是一种工具的工具:它是一种链条,沿着这个链条,是身体在消失。”
但在西方抽象艺术的历史中,汉斯•哈同恰恰是一直努力重新赋予手势与身体尊严的先锋艺术家。1976年,他这样谈及自己的初期作品:“只有一件事是……必要的:首先要让公众明白,一幅抽象绘画的意义是不可言喻的,更无法用某些特定的词语来表达。”他手势的痕迹或具有韵律感的“画书”,完全无法追溯到某个象征或既有的文本,正如罗兰•巴特所表明的,他试图系统性地反抗这种“分离法则,依靠这种法则,我们一方面应对图案设计者,另一方而应对油画家,一方而应对小说家,另一方面应对诗人;但是,书写是一体的:在到处起奠定作用的非连续性,又使一切成为我们所写、所画、所勾勒的东西,即唯一的文本”。
这次展览是首次在法国展出的陈丹青所采用的方式,他用写实油画的手法,将其表现主题——书写(中国传统书法)反转化和文本化。在这样做的同时,他自然会做出草书书写的手势。至于水谷瑠美,她不仅学习“书法”,而且还从事更具手势意味的艺术活动,即舞蹈、模仿和表演(歌舞伎)。与表面看来相反,她的书写并不誊写任何表意符号,因此作品属于抽象的维度,其律动与成形中并无任何意义传达或外在主题。
该展览也曾于2016年9月15日至10月14日期间巡回至巴黎的马丁&让西画廊(Martin & Gency)。之后,WITHOUTARTGALERIE与马尔&马丁出版社(Mare & Martin)合作,出版了史蒂芬•J•古德伯格(Stephen J. Goldberg)教授关于陈丹青的专题研究(英、法、中三语)。如今,这个展览巡回至北京,将于2017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在北京的伍拾伍号院子艺术空间展出。